脑溢血的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
来源:上海嘉华医院 更新日期:2024-06-12
脑溢血的康复治疗目的是为了防止并发症,减少后遗症,促进患者功能康复,充分发挥残余功能,以争取生活自理,重返社会。在这里主要分析急性脑溢血康复的治疗,其持续时间一般为2~4周,待病情稳定48~72小时后康复治疗即可与临床诊治同时进行。>>>脑出血一年后还能恢复吗?
嘉华专家解读脑溢血的后遗症表现:
1、运动和语言障碍:运动障碍以偏瘫为多见;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失语和言语含糊不清。
2、呕吐:约一半的患者发生呕吐,可能与脑出血时颅内压增高、眩晕发作、脑膜受到血液刺激有关。
3、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或昏迷,程度与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和速度有关。在脑较深部位的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大多会出现意识障碍。
4、眼部症状:瞳孔不等大常发生于颅内压增高出现脑疝的患者;还可以有偏盲和眼球活动障碍。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常常两眼凝视大脑的出血侧(凝视麻痹)。>>>脑溢血保守治疗后的半身瘫痪可以康复吗?
5、头痛头晕:头痛是脑出血的首发症状,常常位于出血一侧的头部;有颅内压力增高时,疼痛可以发展到整个头部。头晕常与头痛伴发,特别是在小脑和脑干出血时。
脑溢血的科学康复 回归社会回归家庭:
1、良肢的位置:正确的体位有防痉挛、关节脱位、挛缩,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要经常给患者变换体位,主要要保持患者患肢在上,一般情况下,保持侧卧位,头部给予良好的支持,上颈段保持屈曲。
2、运动疗法:
被动运动:患侧肢体各关节的被动活动,尤其是肩、手、髋、和踝关节为主,活动原则遵循由近端到远端,活动幅度由小到大,在患者无痛的范围内尽量达到最大活动范围。要注意动作要轻巧、缓和,逐个关节活动,保证所有关节全范围的活动。
主动运动:患者病情稳定后,可以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健肢运动,主要依靠患侧自身的力量进行锻炼,包括床上翻身训练,坐起训练,坐位平衡训练,站立训练等。当患者可以扶拐站立或靠墙站立时,可以离床活动,可以开始进行室内外活动。
3、语言治疗:脑出血后语言训练必不可少,训练前应先根据患者的语言情况和病变部位判断患者的语言障碍类型,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多途径的刺激引发并强化患者的正确语言反应。>>>脑溢血完全康复时间要多长时间?
4、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指导患者自己进行日常的各种活动,穿衣、吃饭、梳头、刷牙等活动,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家属在这过程要多协助患者,帮助他们正常进行日常活动。
5、中医中药针灸治疗:近年来中医治疗脑出血的研究表明,中药对于脑出血后的治疗也很有效果,中药可以防治脑水肿、促进血肿吸收、加快脑组织损伤修复和改善神经机能等。针灸疗法可疏通经络、运行气血,可以使脑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从而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所以合理利用中医疗法对于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治疗有很好的作用。
6、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可以增加动脉学氧含量和血氧分压,增加脑组织毛细血管弥散距离,改善脑组织供养,降低脑血管的通透性,减轻脑水肿,改善脑细胞功能,促进意识、语言及肢体功能恢复,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7、心理护理:脑出血后的康复治疗过程很漫长,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很容易产生焦虑、急躁、悲观失望的心理障碍,使康复治疗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至关重要,要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正确对待疾病带来的后遗症,理解看康复治疗的意义,积极并且坚持进行康复治疗。常用的心理护理方法有焦点式心理护理、音乐疗法、认知疗法、心理疏导等。
上一篇:怎么治疗急性脑溢血
下一篇:最后一页